查看原文
其他

【卖茶者说15】孙立平:柴米油盐还是星辰大海

立平观察 孙立平社会观察 2023-02-25

1、前一段时间,星辰大海这个词很热。《人民日报》在评论各大互联网巨头热火朝天布局社区团购的时候,评论说: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互联网巨头们应投身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什么是星辰大海?意思是我们要有很远大的目标。星辰代表遥远和未知,而大海表示宏大无比。


2、白菜水果与星辰大海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但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隐喻着中国发展模式中某种内在的张力。全球化的过程,国际政治的演变以及疫情的冲击,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在这样的一种新环境中,中国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向前走?


3、纵观现在与未来,三个因素构成对中国走向的重要影响。一是疫情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获得在世界经济中高端位置的可能性在加大,中国经济能不能由此跃上世界经济的最高端?二是中美关系恶化,西方麻烦不断且渐显颓势,中国崛起信心倍增,历史的机会似乎在发出呼唤。三是未来的民生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如何未雨绸缪?

4、三种驱力以及我们对此的认知,会汇聚成一个焦点性的问题:柴米油盐还是星辰大海?换个说法,如何处理柴米油盐和星辰大海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定位在哪里?有限的资源投向何方?如果把这个问题置于下面的背景之下,其间的张力就更为凸显:中国体量巨大,发展迅速,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经济体的距离越来越小;同时,中国又人口众多,发展的人均水平还处于低位,尤其是民生问题,不容乐观。


5、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柴米油盐与星辰大海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当说,我们曾经有过两段历史。一段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另一段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前一段,竭尽全力超英赶美,结果最后是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后一段,放下身段,注重民生,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中国反倒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论坛上说,收收心,把中国本身的事情办好,非常重要。


6、从中国自己发展阶段看,我们正在经历两个转型。一个是城市中的以房子为中心的阶段向后置业时代的转型,一个是农村中的从过去温饱状态向传统耐用消费品阶段的转型。如果实现了这两个转型,两个巨大的新的需求就会释放出来,新的发展动力形成,中国经济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这两个突破和转型不能实现,就会陷入我们几年前就开始讲的中等收入陷阱。能否真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不能仅仅看名义上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是要看14亿人口的生活能不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7、再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形势的变化,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我们也确实面对着新的制约因素。(1)世界工厂时代基本结束。(2)学习与模仿的后发优势大打折扣。(3)结构性优惠会越来越少。(4)世界和平红利结束。冷战期间苏联军费开支占GDP比重接近10%,最高时约15%。(5)意识形态和体制的对抗卷土重来。这次疫情,有意无意之间,成了一种体制的竞赛。这些大多是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美国和西方处于艰难甚至迷惘的时期。


8、中国未来面临着严峻的民生问题。未来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个问题很多人谈过了,不再赘言。同样严重的是生育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的白领或中产阶层,生育的意愿极为低下,很多人甚至一个都不想生。1990年1月1日,上海总共出生2784人。2000年1月1日,上海总共出生1148人。2010年1月1日,上海总共出生380人。到了2020年1月1日,上海出生人数仅有156人。虽然这当中有统计的口径问题,如实际上在上海安家但并不拥有上海户口的部分人所生的孩子没有统计在内等,但这个数字也足以说明问题的严峻性。也就是说,未来民生问题的挑战是巨大的。应对这个挑战需要巨量的资源,现在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


9、就在要结束本文的时候,我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为何在短短二十年里消失得几近无影无踪?》。这篇文章是写苏联的。在一段时间里,苏联的经济和技术,几乎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在有的领域,甚至超过美国。但仅仅在20年的时间里,一个如此强大的经济体系居然急剧衰落得面目全非。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国民经济是脆弱的。不要以为厂房在那,机器在那,技术人员在那,道路桥梁在那,就是坚不可摧的。现代经济的脆弱可能是金融意义上的,也可能是实体经济意义上的。对于金融意义上的,我们见得多了,但对于实体经济意义上的,我们见到的比较少。苏联的前车之鉴,可以让人们警醒。居安思危,是需要的。


挖茶俱乐部两款独家高品质基准口粮茶

以优良品质刷新口粮茶的概念



罐装梅香熟普上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